笔趣阁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 第91章 暂时的和平

第91章 暂时的和平

推荐阅读:
笔趣阁 www.xbiquge.net,最快更新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

    自1952年阿三占领达旺赶走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算起,阿三在中印边境步步紧迫10年,北京退了10年,不是因为弱小和能力不足,而北京太骄傲,骄傲得不好意思去与阿三对抗。

    北京经常攻击美帝和苏修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北京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北京和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不同而已。

    白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是以大欺小,为本国谋利,体现的是利己主义理念。

    而深受中方帝王思想的影响的北京,所表现出的大国沙文主义非常另类,处处以外圣内王示人,对外以面子和虚荣为要。

    对强则显出堂吉柯德式的勇敢,以血肉之躯硬顶硬扛,彰显其英雄的气概。

    对弱则尽显中央帝国的博大(其实就是虚荣!),听得穷兄弟一句好话,就是自家饿肚子,也要给别人一顿海鲜大餐;与弱者发生冲突,则处处忍让、安抚,息事宁人,不愿落下一个以强欺弱的形象掉面子。

    其实,阿三虽然是刚刚从其主子英国人跨下钻出来,但人家也是一个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与其对抗原本就不存在什么以大欺小掉面子的问题,但刚刚以自己一身血,顶得美帝满头包的北京骄傲得忘了自己的姓名,硬是把阿三当弱国看待,在阿三欺负到头了来,还处处忍让。

    只是阿三有接其主子英国人衣钵的雄心壮志,要创立大印度联邦,不仅对巴基斯坦开战,做尼泊尔、不丹的保护国,做锡金的宗主国,还要继承英国人在西藏的权益、插手西藏的叛乱和继承英国人强加于中华的条约,处处彰显出白人大国沙文主义的风范。

    两种不同形式的大国沙文主义碰撞在一起,一个紧迫,一个退让,终于把北京近到了墙角,本来是要面子,结果是掉了面子,于是中印战争爆发。

    原时空恼怒的北京狠狠把阿三收拾了一顿,然后给了一个大甜枣,只是这个甜枣太大,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藏南9万平方公里左右,北京占了不到2万!)。

    只是本时空有穿越一家掺和,原本教训一下阿三的战争目的开始向收回藏南全部领土转变,虽然北京是受穿越者核弹研究帮助的要挟,保不准北京会不会再表现出其泱泱大国博大情怀,但中印战争的开局明显有所改变。

    10月20日中印战争终于爆发,中方在东段、西段同时果断出击,特别是东段,以雷霆万钧之势,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迅速歼灭阿三第7旅全部、炮兵第4旅大部、第62旅一部,在打得阿三心惊胆战的同时,也震惊了世界。

    正当大家开始预测中方会向那里进攻,阿三能不能抵挡得住的时候,北京的好人总理于10月24日突然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

    然后,中*队遵照政府声明,东段于10月24日停止追击,色拉一线的部队撤到达旺河以北集结;西段于10月28日停止了对入侵印军的反击,在甲岗、日土宗地区集结休整。

    惊魂未定的阿三终于暂时放下了忐忑的心,一边仓促向前线增调军队布防,一边向列强要求支援。列强也唯恐天下不乱,立即做出了回应,美英开始把二战的大量剩余装备运往印度。这一切就像一支强心针,让阿三一下振作了起来,又有一战的勇气,发表声明,表示无法接受北京三项建议,并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而北京也没有闲着,一边纵横第三世界的小兄弟们,一边向北方的苏修通报情况。南洋兄弟会分析得果然正确,深受古巴导弹危机的北极熊当即发表声明支持北京的行动。当然,北京本时空也接受了南洋兄弟会的建议,在古巴导弹危机的事件上,也不再像原时空在一边冷嘲热讽地看热闹,而是主动声明支持苏修,并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欧洲的导弹,也向苏修示好。

    这一切使得莫斯科和北京的矛盾得到缓和,北京虽然知道这样的缓和只是暂时的,但表现出了足够的隐忍,尽力拉近与苏修的关系,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对国家利益负责任的外交策略。

    当然,这不是北京伟人的风格,穿越者估计这不是北京外交思想的成熟,而一种暂时的隐忍,最多只能维持到大陆自己的原子弹试爆成功之时,那时北京极有可能又高喊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了,所以穿越一家必须有自己的策略和计划,承包藏南就是策略之一。

    中印双方在外交上较劲,战场上则出现在暂时的和平,安排好前线事务的刘亚楼于26日去了北京,准备借着汇报中印边境战争情况的同时,促成南洋兄弟会的承包藏南计划的通过。而张景华留下林晓在梅楚卡指挥机场施工,自己则带着郑拂南飞往阿瓦丹基地。

    经过三天的练习,张景华也熟练掌握了贝尔直升机的驾驶技术,与郑拂南各带警卫一名,各自驾驶一架贝尔直升机返回阿瓦,贝尔直升机来自阿三,四人又穿着阿三的空军服装,在阿三的领空飞行根本就没有人怀疑,两人便决定顺路侦察一下阿萨姆的石油城迪格博伊的情况。

    战争离不开油料,所以中印战争的第二阶段,2012部队计划在袭击迪布鲁格尔机场、杜姆杜马机场和提斯普尔机场的同时,也把迪格博伊炼油厂作为首要目标。根据原时空的资料记载,在中印战争第二阶段失败后,阿三就曾准备采取焦土策略来对待中方的进攻,所以进占迪格博伊炼油厂更要快速和果敢,不然炼油厂被破坏的可能性很大。

    张景华夺取迪格博伊炼油厂的谋划是机降与伞降结合,所以,选择机降点非常重要,虽然已经通过空中侦察得到大量的地形地貌资料,但张景华、郑拂南还是决定来侦察一次,以免万无一失。

    郑拂南在两架贝尔飞机上都固定了2部数码相机,两架飞机以不同的高度在炼油厂盘旋了一圈,拍摄照片,炼油厂的工人以为是阿三高官在空中视察,纷纷向飞机招手致意,要不是阿三的飞行员基本都是白种阿三,自己无法冒充,张景华与郑拂南还真想降落在厂区巡视一番。

    盘旋了两周,拍摄到了自己所需的资料,张景华与郑拂南与跑出车间的阿三挥了挥手,然后直飞阿瓦丹基地南方三十几公里处新建的前进基地——天台基地。

    天台基地就是原时空的vijoynagar机场所在地,位于印缅边境伪阿鲁纳恰尔邦长廊区境内的群山之中,往西80公里左右就是印阿萨姆平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非常好的入侵阿萨姆平原的前进基地,所以穿越者在阿瓦丹建立基地的同时,便派江山带特战大队对此地进行了侦察。

    侦察情报显示,本时空vijoynagar机场所在地是丛林中一片荒无的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平地,这片平地四周都是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于是穿越者于10月16日启动了天台基地的建设。

    为保证基地的秘密性和安全性,穿越者还命令江山带领空降兵1团对周边四十公里范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搜索,才在这个台地西边的山涧里和南边缅甸境内的山涧里发现5个傈傈人的小村庄,按照事先的安排,这5个小村庄84户276口都被强制迁移到了南山基地定居。

    参加缅印行动的穿越者各个阶段都有分工,张景华、郑拂南、林晓负责梅楚卡基地,张景夏、郑拂洋、阿娜、阿妮负责阿瓦丹基地,张景复、郑拂立负责在云南训练歼-7和强-5的训练,而张景兴、郑拂国则负责天台基地的工作。

    张景华、郑拂南驾驶的两架直升机降落在开台基地的时候,张景兴、郑拂国迎了过来,见过面后,郑拂南感叹道:“天台基地这个名字太贴切了!”

    飞到基地上空的时候,郑拂南发现自己进入山地后,七八十公里都是山峰林立,峡谷深沟,很少有平地缓坡,只有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山顶谷地的基地位置出现了比较平整的两块台地,两块台地呈台阶状,相对高差*十米,高台地面积较小,约三到四平方公里,低台面积较大,约十四五平方公里,确实像空中的平台。

    “施工的人真不少啊!有一点大跃进的味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张景华与郑拂南的体验不同,他被基地的施工场面所吸引。基地区域规划定位明确,面积小的高台是机场和军营区,面积大的低台布置的是村镇农场。两个台地都大兴土木,忙碌的人数过万人,施工机械也不少,一幅车水马龙、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让张景华感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