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 第79章 前线视察(一)

第79章 前线视察(一)

推荐阅读:
笔趣阁 www.xbiquge.net,最快更新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

    原时空的中印战争,是印度阿三误判了形势,找打!当时中国大陆先是三年自然灾害,后是西藏叛乱,对外也同唯一的后盾苏联闹翻了,美国还支持台湾骚扰大陆,真正是内忧外患,根本就没有心思打仗。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性,一群理想主义者组成的大陆政府,把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解放全人类放在首位,并没有把领土当作核心利益,所以领土是可以谈判的。

    同时,由于眼界的关系,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华夏人都标榜自家是地大物博,这种要命的错误认识使得大陆政府没有寸土必争的意识,所以,为了搞好与邻国团结,他们一方面不承认麦克马供线,但又认同已经既成了的事实。

    也就是说,强盗抢了我的东西,现在你继承了,我认了就是了,反正这东西我多的是,当然,这事你不能到处嚷嚷强盗抢对了,这让我太没有面子,也让我没法向国民们交待。

    在与缅甸的谈判中,大陆就是不承认麦克马洪线的,但是基本上又是按照麦克马洪线来确定的,就连英国当年都承认的未定界区的江心坡也全部让出去了。

    与缅甸确定边界的案例已经明白无误也向全世界表达了‘要面子不要里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态度。而阿三或许是反应迟钝,或许阿三有‘领土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不能拿来谈判的,如果想得到只有战争’的理念,反正是不妥协,面子里子都不给。

    就是这样的逼迫,大陆政府还是不想打的,好人总理曾表示:“如果因为边界问题使我们同邻国的关系紧张起来,还不如不提出、不解决为好,以等待时机的成熟。”

    这意思是非常明白的,西边2万平方公里我控制,东边7万你占着,你占便宜后,不吱声就可以了,大家心照不宣,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是印度阿三并没有接受好人总理的诚意,而把中国大陆的步步退让当作软弱可欺。

    不过在阿三看来,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穷朋友很多;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中国大陆,又支持自己;而苏联为了不让自己倒向老美,也支持自己。这一切都是内忧外患的中国大陆没法比的,这使得阿三首脑尼赫鲁产生了‘超级亚洲’的狂傲思想,因此,他撕毁了与中国签署的‘和平边境互不侵犯条约’,实施前进政策。

    这时大陆的伟人火了,我不能死后让人说我卖国,所以你适可而止,不要把我逼急了,真到那时候,后果自负。

    硬拿你的,你认为是卖国,偷偷地拿,或你给我就不是卖国,这个逻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阿三是弄不明白的,所以没有借坡下驴,最终伟人只得动手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阿三不知轻重,没有眼力劲,看不出西段阿克赛钦地区对中国大陆的重要性,那是沟通新疆和西藏的通道,你在东段占7万平方公里,甚至9万平方公里都没有事,你老朝我的要害下手,不找打才怪呢!

    不过本时空在穿越者的干预下,大陆政府有了先进的飞机,又得到明年能爆核弹的时间表,的腰杆子硬了不少,又有穿越者在边鼓噪,受到印地阿三不断挤兑的后,大陆政府是铁了心打出一个强硬的形象来,所以中印战争与原时空的中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原时空的中印战争是在62年10月上旬做准备,中旬才下决定开战,而本时空穿越者以核合作为条件,使得大陆9月中旬就决定打这一仗,9月20日就开始了全面准备。

    在组织上更增加了一个以空军司令刘亚楼、政委吴法宪、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54军军长丁盛、14军军长查玉升、2012部队司令员张景华为成员的对印作战指挥部,空军司令领衔的指挥部,意味着这一场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空地配合的战争。

    不过历史是有惯性的,本时空仍然是分东西两个前指,其中西段由吴法宪、何家产指挥,部队增加了2个歼-7飞行团,陆军与原时空同为第10团、第11团、骑兵第3团以及步兵第2团之一部;西段刘亚楼、张国华指挥,前线部队有419部队、11师、42师、55师、130师、第134等4万多人,后面还有预备部队的41师、135师和2012部队等4万多人。东段的总兵力大大超过原时空,像原时空一样还是作战的重点,只不过目的不仅是教训了事了。

    在后勤保障上,原时空只有川藏、青藏公路两条后勤通道,物资到林芝后,还要通过骡马和人力运到前线,而本时空大多数物资都是通过滇越铁路到昆明,而后通过运-8直接空投到前线。

    原时空前方、后方都为担心后勤,担心冬天大山封冻断了后勤的补给,更担心列强干预,不敢大打。而本时空作为战役指挥的刘亚楼则是想着如何能把更多的印军吸引到东部战场来,然后一举消灭,把阿三一次性打服了。

    而印度阿三和原时空一样,东段只有一个兵力1。6左右的第四军,军部在提斯浦尔,兵力大部分分散在11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只有节克朗方向有第7旅、炮兵4旅和第62旅一部组成的集群6000多人。

    10月10日,中印在克节朗河附近接火,对印军的战力也有了一定了了解,所以刘亚楼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打不赢,而是前线在第一阶段打得太狠,过早暴露了实力,让印度阿三谨慎起来,后手的组合拳打不出来,打不成一招致死、致残的大仗来。

    1962年10月18日上午,刘亚楼坐不住了,非常要到一线去视察,谁也劝不住,于是重担就落在张景华的身上。

    在张景华的策划下,本时空的前线后勤保障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空运,先是运-8的空投,jgs-1飞行团来云南进行地形适应性训练后,在张景华的提议下,又下察隅的巴安通村和原时空林芝米林机场的位置建了两条可供jgs-1轻型螺旋桨飞机起降的简易机场。

    结合训练,jgs-1飞行团都会这两个机场起降,顺便为两地运送物资,每架jgs-1可外挂1000公斤的物资舱,jgs-1飞行团每天两次训练能为两地运送26吨物资,大大减轻了运-8的空投强度。

    刘亚楼要去前线视察,就是盯上了能直达前线的jgs-1轻型螺旋桨飞机。没有办法,张景华只得亲自驾驶1架双座的jgs-1轻型螺旋桨飞机作为刘亚楼的坐驾,在4架jgs-1的护航下飞往前线。

    视察的第一站是下察隅的丁指,丁指就是负责瓦弄方向的54军军长丁盛的前线指挥部,原时空丁指在察隅,但本时空由于下察隅有空中航线,所以丁指进驻在更靠前线的下察隅。

    飞机从半个月前启用的迪庆机场起飞,不到40分钟就降落在下察隅机场。

    飞机的舱盖刚刚打开,前来迎接的丁盛就急急跑过来,一边帮助刘亚楼从坐舱里出来,一边道:“刘总!驼峰航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线之一,您怎么能这么冒险!”

    刘亚楼哈哈笑道:“你这个老虎都能来回飞,我这个鹰头倒不能飞,这是那来的逻辑!再说有张司令亲自驾机,你们还有什么担心的!”

    张景华首先下了飞机,揭下飞行帽,挟在腋下,然后道:“刘总!我不是属驴的,你再顺着摸也没有用,就这一次,再也不会有下一次了!”

    刘亚楼笑道:“不会有下一次了,过些天打下梅楚卡,修好机场后,我就能坐运-8,你这飞机太小,我才不稀罕呢!哈哈……”

    这次东线的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与原时空基本一致,进攻的重点仍是阿三的第7旅,唯一的变化就是在张景华的建议下有了一个进占梅楚卡的计划。

    原时空阿三就在梅楚卡修建了机场,此地正处在藏南的南北中轴线偏北的位置,离解放军的实际控制线只有30公里,海拔又在2000米以下,张景华对这里进行过空中侦察,修建一条2000米左右的跑道一点问题都没有,因此,第一阶段后,梅楚卡将是藏南的第一个空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