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金庸侠客行]绣色 > 第21章 得悟江湖路茫茫

第21章 得悟江湖路茫茫

笔趣阁 www.xbiquge.net,最快更新[金庸侠客行]绣色 !

    阿绣与史小翠回到友来客栈时,已经是深夜。

    在回来途中阿绣已经了解到,史小翠从友来客栈的伙计口中知道阿绣的去向后,立刻赶往刘家。

    刚进刘家,就救下了被几个黑衣人追杀的刘少卿和他的妻子,然后刘少卿带着史小翠来到刘文质居住的院落,正好看到阿绣正与聂宗峰和六个黑衣人相斗。

    史小翠阻止刘少卿二人进入院落,隐在一旁的假山后,观看者阿绣的应对。待得阿绣打退了聂宗峰七人,离开后,才领着刘少卿二人现身。

    史小翠这番作为,无疑便是给阿绣锻炼的机会。阿绣虽然身负深厚内力,却是很少有打斗经验,这一次也是此试炼的机会。

    因为江湖复杂,人心险恶,阿绣心地善良,常常会手下留情,碰到一些弱手还可以应付,若是碰到武功高强的人,势必会吃亏。

    回到客栈后,史小翠让阿绣收拾了行囊,二人同住在史小翠的房间中,准备第二日一早就离开友来客栈。

    打坐休息到天蒙亮就离开友来客栈,转到了隔了好几条街的另一家吉祥客栈。

    史小翠上楼进了房间。阿绣却是带着纱帽坐在客栈大厅,叫了一份早饭,一边不紧不慢地吃着,一边听着客栈中的过客谈论着城东刘家一夜之间遭人杀害的事情。也听到了有人打听一对婆孙,还说了这对婆孙武功高强,正是他们昨日救了刘家云云。

    阿绣听着他们的描述说的正是阿绣和史小翠二人,阿绣不知道为什么刘家还要继续打听她们二人的消息。

    不过听到刘家没有再受到袭击的消息,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想必聂宗峰短期内也不会再来一次,即使会,刘家想必也做好了应对之策。

    只是让阿绣吃惊的是,那些人竟然说出来古墓派来,而且还是如此大肆宣扬。

    阿绣吃完早饭,又给史小翠叫了一份,带到二人订的房间,此时史小翠正坐在床边打坐。

    阿绣将早饭放在桌子上,对史小翠说道:“奶奶,吃早饭吧!”

    “嗯,先放着吧,我等会吃。阿绣,你在外面可听到什么消息?”

    “刘家应该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刘家一直在打听我们的行踪。”

    “嗯!”

    阿绣不解地问史小翠:“奶奶,咱们为什么要那么急着离开友来客栈?”

    史小翠睁开闭着的双眼,看着阿绣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怎么想的,你是不是想问我们本可以治好刘文质的内伤的,却为什么要见死不救,离开刘家?为什么了离开刘家后,刘家人为什么又要打听我们的消息?”

    见阿绣点了点头,史小翠接着道:“咱们是江湖中人,行侠仗义原也没错。咱们救了刘家人,免了他们被灭门的遭遇,又送给他们灵丹妙药,已经是仁至义尽。但是那刘少卿可不会轻易地放过我们,你可知道刘少卿为什么派人寻找我们?现在刘家大厦将倾,他岂会放弃对他们来说一大助力的我们呢?”

    “他不是说要报答对我们得救命之恩吗?”阿绣为他们辩解道。

    “唉!阿绣,你真是太心善了,也将人想得太简单了。你知道当日为什么刘少卿见到自己的亲妹妹与两个带着刀剑的陌生人在一起时,却不怀疑,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友来客栈居住?然后又带着我们游山玩水?这自然是因为他想要结交我们为自己所用。至于为什么要结交我们,想必也是为了必要时抵御聂家的袭击。”

    “咱们在来济南的途中,曾在临清县的一家客栈中,碰到过聂家拳的人,他们曾说起过刘家和聂家的一些恩怨,虽然我对其中的情况不甚明了,但是也知道聂刘二家积怨已久。

    据说聂家早已经对刘家放出话来,要对刘家下手,只是没有会这么快而已,刘家没有做好准备才遭遇重创。我们昨日恰巧救了刘家人,刘家自然是对我们感恩戴德。但是聂家拳的人却是会将我们视若仇敌,当然,我们自然也是不惧的。

    但是今日刘家在外以古墓派名义大肆宣扬地寻找我们的下落,恐怕我们想要脱身事外却是不易了,我们若想在这济南城中逍遥自在地游玩也是不大可能的了。”

    阿绣听完,心中惊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佩服奶奶的缜密心思之外,是对刘家人的心思叵测的失望。

    看来,还是自己将这些所谓的古人想得太简单了,以前总是想着自己是知道剧情的人,所以做起事情来总是有些优越感,现在听奶奶这么一说,却知道是自己有些自以为是了。

    阿绣对着史小翠低声说道:“奶奶,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一直只想着行侠仗义,却不知道已经陷入别人的圈套了。”

    史小翠见阿绣情绪低落,安慰道:“这些事情你知道就好,也别太过放在心上,你以前一直呆在雪山上,对着世间的人情世故不甚明晰,看不出什么是正常的。只是,我们虽然是江湖中人,但是若想要逍遥自在,也不能多管闲事。这世间事复杂的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陷入了纠纷中。幸好如今你的功力尚可,遇到的也不过是一些二三流的人,若是他日碰到一些真正的高手,就不会像昨日那么轻松了事。今日的话你记在心中,以后凡是要三思而后行!”

    阿绣重重点了点头,将今日史小翠的话牢牢记在心中。

    阿绣与史小翠在济南城中又呆了三天,待得城中风波稍有平息,便收拾行囊离开济南城,一路向南而行。

    二人一路上游山玩水,赏风景、吃美食,遇到好玩的地方就呆上一段日子,或者在武学上有所感悟,便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下来,专研武学。待得武学上有所进益,然后再启程往下一个地方而去。

    就这样走走停停,三年的时间,二人先后经过山东进入安徽,然后来到江苏省地界。

    当然,江湖中的争斗是常有的事,一路上也遇到不少的纷争,阿绣和史小翠常常只是观望,一般情况下是不出手的。不过,这一路行来,看到别人比武、相斗,阿绣倒是在武学一途长了不少见识,也帮助她理解武学一道上大有助益。

    虽然不轻易参与纷争,但是在遇到实在看不过眼的不平事时,阿绣也会管上一管的。毕竟身怀高深武艺,如果见死不救、袖手旁观实在是良心难安。所以这一路上,不少人都受到过阿绣的恩惠。

    只是阿绣一直谨记史小翠对她说的话,凡事都要留个心眼,绝不轻易报上自己的名姓。况且阿绣也不是贪慕虚名的人,即使做好事也是做个隐姓埋名的活雷锋。

    所以很多人在印象中都记得有这么一对气度不凡的婆婆和美貌少女的婆孙。尤其是阿绣常常身着白衣衫裙,加上出自古墓派的武功,施展起来俱是轻灵飘逸、美不胜收,像是那天上下凡的女神仙,好看地紧,给人的印象深刻地紧。

    阿绣经常使用的兵器是金铃索,紫银鞭倒是少用,江湖中人又极少有人知道阿绣的门派,便有那好事之人,给阿绣起了个“金铃仙子”这么一个外号。

    待得二人一路慢慢行来,来到扬州之时已经是七月过去,八月伊始。

    此时,正是中午时分,阿绣与史小翠正走在扬州城外的一个小镇上,小镇虽小,但是确是异常的繁华。

    扬州地处江南水乡,环境宜人,景色秀丽,又多盛产才子佳人,阿绣走在街道上听着周边人们的吴侬软语,吹着暮夏稍显余热的丝丝南风,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悠闲自在的气息。

    阿绣与史小翠走进一家小店中吃午饭,在店中随便点了几个小菜,叫了两份米饭,只想吃饱了歇息一下就继续去扬州城中。

    由于正当中午,吃饭的人多,二人不得不等一会儿才会上来饭菜。反正此时中午,下午走上一两个时辰就可到达扬州城,所以二人便也不是很着急。

    小店中熙熙攘攘,走南闯北的过路客挤满了整个小店,时不时便能从周围的人声中听到一些江湖八卦、社会新闻。

    什么镇东的马家老爷都已经年逾古稀了还要娶第十房小妾了,就为了生一个儿子啦,什么镇西的刘媒婆和谢媒婆又打架啦,只因为这次是谢媒婆抢了刘媒婆一桩生意啦;

    镇中的张二狗勾搭上了赵大洋的老婆,被找大洋捉奸在床,二人大打出手,张二狗求饶,赵大洋不依非要张二狗给一百两银子啦,哎呀呀,就赵大洋的那婆娘的摸样,能值一百两银子?我看莫不是赵大洋那小身板满足不了他婆娘,他婆娘不甘寂寞主动勾搭的张二狗的吧!

    什么最近江湖中出现了一个白衣飞仙,长得呦那是美若天仙啊,还武功高强,行侠仗义,江湖中只知道她爱使银紫色的鞭子和一条带金铃的白绸子,却不知道名字叫什么,这可真是做了好事不留名啊!

    然后还继续说这白衣飞仙救了谁谁谁,做了什么好事,巴拉巴拉,巴拉巴拉!一阵添油加醋的夸赞。

    阿绣听着一个个镇上的小道新闻,只是会心一笑,平民百姓的生活总是这样平凡而琐碎,在没有纷争的和平时代也是闲适而惬意,聊聊八卦,说说家长里短,平淡而幸福。这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只是当听到那个所谓“白衣飞仙”的时候,阿绣心中囧然,听他们的描述,他们说的那很可能就是自己啊。自己确实是偶尔遇见不平会出手相助一下,为了承袭师门的传统,也常常穿白衣,使得兵器也对的上号,那说的是自己没错了。

    但是美若天仙?行侠仗义?

    阿绣摸着自己的脸,暗想着自己的长相虽然不敢自夸倾国倾城,但是面容姣好是算得上的,可是那时自己都是蒙着面纱或者带着纱帽的,人们想必并没有见过自己的真实面貌吧,美若天仙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有行侠仗义?自己当时帮助他人可并非刻意去为了留名的呀。

    她可是深深体会到过江湖多是非的,只是想不到偶尔的几次出手,竟然已经在江湖中都流传开了。

    难道江湖中这么缺侠客吗?

    阿绣听着周围的言论,想到自己一路上的出手帮助,有好几次都是瞒着奶奶的,不知道奶奶会不会认为自己不听教训就爱多管闲事呢?

    阿绣偷觑着奶奶的神色,见她正在闭目养神,脸上表情柔和,没有生气的样子,阿绣心中松了一口气。

    心想,若是再碰到弱小被欺负,自己还是不能做到袖手旁观吧!毕竟自己身负高深武艺,又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愿意做一个麻木的看客,面对恶事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