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猛士回明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另一场交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另一场交锋

笔趣阁 www.xbiquge.net,最快更新猛士回明 !

    经过赖福精心整合以后安全部工作效率大有提高,几天时间竟查出了几十个满清派来的探子,有象赖福一样是孔有德派来的,也有满清朝廷从其他渠道派来的,总之揪出了不少。

    但罗剑和史可法并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反倒更加郁闷了。

    原因很简单,满清朝廷的科举考试开始了,这在扬州的读书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南明朝廷现在官多为患,马士英自是没有再开科举的意思,但扬州由于工商业的极大发展,最近又新添了不少部门,这些部门大都是人们没有听说过的,既不是工部,也不是吏部,而是工业部、财政部和教育部。

    这些部门的级别按照大都督府的解释,是归大都督府管辖的,按照人们的普遍理解,这不相当于朝廷的工户、户部和礼部吗?

    不管是吏部、工部还是工业部、教育部,你总要官员不是?但朝廷不开科举,扬州的官员又是自己选用,那读书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满清朝廷这次科举很是开放,对以前崇祯朝的秀才、举人、进士一律认账,换句话说,就是以前在明朝取$10,得的文凭大清朝一律认可。

    有举人和进士身份的,只要到官府备案,提供有效凭证,即可由官府安排官职,这一条吸引了不少崇祯朝的举人、进士们,现在在南明当官无望,到满清去当个官也是不错,这是一部分读书人的想法。

    当然更多的读书人是不愿意到满清朝廷去做官的,这些人占了大多数,前段时间大家都听说扬州政事清明、唯才是用,不少满清治下和南明其他地方的读书人都跑到了扬州。

    到了扬州并非他们想像的那样,来了就能做官,这让很多读书人很是失望,很多人在扬州呆得久了,慢慢就聚集到了一起。

    史可法的聚贤馆如今挤满了各地来的读书人,不少人都是有举人和进士身份的,这些人没事就去找史可法,要求扬州给他们安排官职,这让史可法很是头疼。

    一年多来,经历过太多事情的史可法已经深深知道,这些崇祯朝的举人、进士们是无法胜任现在扬州目前管理任务的,但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如果放任不管,对读书人的打击也确实太大了,弄得不好,又把他们都给满清送去了。

    头疼之极的史可法又跑到了大都督府找到罗剑商量。

    “兴华,咱们怎么办?这些读书人不敢来找你,一天到晚缠着我,我都被他们烦死了。”史可法一来就向罗剑大吐苦水。

    “是啊,最近一段时间我也在关注满清朝廷的科举考试,你看这份资料,从咱们这儿跑了的侯方域都已经参加了满清的科举考试,还取得了不错的名次,这些对咱们的读书人都是很大的冲击啊。”

    罗剑给史可法递过一份资料,史可法接过来认真看了起来。

    “侯方域真的参加了满清的科举考试了?”史可法有点不太相信。

    “宪之兄,你仔细看看,这上面说得很清楚,他这次好象是中了进士吧?”罗剑笑着说道,一个侯方域并没有太放在他的心上。

    侯方域回到老家河南归德(商丘)后,还是安静了几个月,但由于以前的复社四公子名气确实不小,不久就连驻军归德的多铎也知道侯方域从扬州跑回来了,竟亲自上门拜访,让侯方域和其家人很是受宠若惊。

    再后来侯方域得知扬州军不断获胜的消息,有些后悔离开扬州,但覆水难收,并不想回头的侯方域干脆直接投靠了满清,倒也成了归德满清官员的座上宾,在这些官员的反复规劝之下,侯方域终于还是参加了满清的科举考试,尽管因为这个事与李香君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但侯方域却并不后悔。

    “兴华,咱们是不是给这些读书人安排一些职位?”史可法犹豫着说道。

    “宪之兄,你觉得这些人能够胜任吗?”罗剑问道。

    “恐怕难哪,咱们扬州的这些新部门对一些新知识要求颇高,这些只读过圣贤书的人哪里懂啊?我的意思干脆给他们安排一些空闲的位置,干脆把他们养起来算了。”史可法说道。

    “那不行,宪之兄,我倒有个想法,这些读书人尽管对新知识了解不多,但这些人总比不识字的人基础要强出太多,如果咱们办个行政培训班,学习合格的咱们就安排职位,你看如何?”

    罗剑其实对这个问题早就有过一些思考,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象陈子龙和宋应星、方以智等人的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到底,除了八股文写得不错,剩下的就全是书呆子了。

    家里条件好一些的读书人还知道出外游历,见识还多一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维持生计都很困难,况且又无一技傍身,哪有条件出外长见识?

    “就怕他们不接受啊,十年寒窗,一朝得中,就等着做官,现在又要让他们重新学习,怕阻力不小啊。”史可法觉得这虽是一个办法,但就怕读书人不接受。

    “宪之兄,这事你不要管了,我来处理,保证让你满意就是了。”罗剑笑着说道。

    第二天就将发行的《扬州半月刊》紧急调整了版面,刊发了一篇题为《读书人的出路在哪里?》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罗剑亲自写的,文章中罗剑指出扬州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扬州所有官员必须坚持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尔后罗剑又指出科举考试的诸多弊端,罗剑用不少例子指出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并不一定就是从政的能者,而扬州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都对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罗剑指出,扬州欢迎读书人前来工作,但工作并非意味着做官,扬州以后的官员选拔将采用全新的模式,每个官员都必须有基层工作的经验。

    扬州的这种措施并非堵死了读书人的出路,恰恰相反,这种做法是给读书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有些读书人想当成为政府官员为百姓服务,可以参加大都督府组织的考试,这种考试与科举无关,考的是处理实际事务的经验和能力,如果愿意参加的,大都督府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

    更多的读书人可以选择的事情很多,现在扬州有这么多新兴的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这对读书人来说,就是很好的出路,在这些工厂里做事,待遇往往比政府官员更高。

    罗剑最后指出,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应该固步自封,而应该适应新的形势,不断继续学习,使自己适应扬州发展的需要。

    罗剑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多数读书人对大都督的话都是听了进去,已经有五六十人报名参加大都督府组织的行政培训班,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也有一部分读书人买了不少管理方面的书籍,准备学习完了到一些工厂里担任管事。

    只有极少数几个读书人见在扬州当官无望,黯然离开了扬州。

    行政培训班开班一个多星期,史可法的心总算踏实了下来,他也亲自过过上过几次课,他从自己的的实际出发,指出书本上的知识同实践有着极大的差距。

    史可法甚至把罗剑他们来扬州之前自己应对失措的事拿来做例子,这让很多读书人都觉得督师是真心地为他们好,在引他们上路。

    行政培训班不仅进行行政知识的培训,还对一些科学基础知识进行了普及,罗剑去上课的时候最多,弄得朱慈焕都有些小小的意见,因为他还有好多问题想请教罗剑,但罗剑有时上课上到竟然很晚都不回来。

    刘为民也专门从瓜州赶回来,为这些读书人讲企业管理的知识。

    行政培训班还请了一些官员来给大家讲课,从这些官员的切身体会中,很多读书人都觉得在扬州想当好一个官,现在可是真不容易了。

    从满清传来的消息说,满清朝廷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不少中了进士的读书人都被直接任命为一县官员,个别的甚至直接领了一府,高中进士第五名的侯方域就被直接任命为沧州府的知府。

    听到这些消息,史可法有些担心,倘若满清长期使用这种办法与扬州争取读书人,他担心人才全都跑满清那边去了。

    但罗剑并不担心,他与史可法讨论了很久,他认为真正有骨气的读书人现在还是不屑于被满清朝廷所驱使,另外象侯方域这样的“人才”,他认为除了文章写得好一些,在扬州实在算不上出类拔萃的人才。

    罗剑并没有在读书人中隐瞒这些消息,甚至在培训班公开说了这件事。

    这些消息在扬州的读书人中引起了一些波澜,但很快就过去了,大多数的读书人还是被新的知识所吸引,况且培训班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也让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差距。

    培训班进行了一个多月,最后的考试录用了大部分参加培训班的读书人,占到了三分之二,剩下的这些人大都督府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向各个工厂进行了推荐,除了极个别人,来到扬州的读书人基本都有了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