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话之传奇 > 吕氏通史

吕氏通史

笔趣阁 www.xbiquge.net,最快更新神话之传奇 !

    姓氏作为父系血缘传承的印记,己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母系社会时“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吕氏春秋特君览》,人们不能准确知道父亲是谁,就把母亲的名字冠在自己名字前面,来区分人与人之间血缘的远近。姓,即女生,说明姓氏出处。随着男人占据社会的主要地位,就产生了家庭。血缘关系相近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组成了部落,一些血缘关系不远的部落和有婚姻关系的部族又结成了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就是黄河中上游流域的两个部落联盟首领。

    部落联盟不同于狼群只有头狼才有生育权。部落头领可以养儿育女,部落联盟的部众同样也可以生儿育女,首领和部众生育的子女可以等同的冠上同一个血缘的称谓-姓。我们是炎黄子孙,其实是说,我们是炎帝和黄帝部落成员的子孙。

    黄帝部落生活在姬水流域,黄帝部落就用“姬”作为部落徵记。

    炎帝部落生活在姜水流域,炎部落就用“姜”作为部落徵记。

    姬姓和姜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以后的姓氏很多都是从这两个姓分衍而成的。

    看到这里读者是不是可以了解了,张姓一支是从姬姓演化而来的,既为黄帝后嗣,而吕素则是炎帝后裔。张俊和吕素暗中代表了我们广大的炎黄子孙。至于其他的暗示……嘿嘿大家慢慢看吧!下面我们继续讲吕姓。

    <史记>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可见当时的姓不是继承父亲的,而是得到的。什么人又怎样才能得到姓呢?一些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功绩的人才能有自己的门第徵记―姓。得性的早期,姓的冠名要么是大王赐封的,要么以分封地为姓。<史记>说,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少典族是姬姓部落,公孙是少典族首领孙子使用的尊称,黄帝就用尊称作姓。公孙是姬姓分衍出的新姓,黄帝没得姓的儿子也不像我们现在使用先父姓后名字的称谓法,叫公孙xx,当时,人相互之间称谓只叫名就可以了,不用称谓其姓,只有要知道他们的血缘出处时,才冠上部落的姓,而不是父亲的姓。这种称呼方法到汉朝初期约成定俗为姓前名后的称谓才结束。

    随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得以增加,部落联盟被打破兼并,开始有了国家的雏形;人们的流动也多起来,血缘关系相近的人不再共同生活在同一狭窄的地域了。仅有的哪几个姓不足以区分人与人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人们就“或氏于号,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这叫姓下分氏,氏下再分氏。

    姓表示血缘,是固定不变而且连续传承使用。氏则是随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产生新的氏,氏不一定连续传承使用。一家人同姓不同氏在汉代前是很平常的事。

    吕姓祖源可以上逆到远古传说时期的古羌部落。“羌”,从人从羊,字的构形似一人跪着一条腿在挤羊乳,象征女性管理羊群。

    古羌的早期“天下为一家,而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治本》,他们“先王没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榛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礼记.礼运》。古羌的中期,他们驯化动物,开始有了牧业,在今青海东部,四川北部及甘肃南部的渭河上游区域渔猎和游牧。

    农业生产使男子在生活中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男子身强力壮,既没有生育的负担,又无家务之累,很自然地居于部族主导地位。部族由母姓氏族进入父姓氏族。妇女沦为男子的附庸,子女开始按父亲的血统计算世系。

    炎帝是姜姓部族的共主,“帝”是后世用的尊称。炎帝不是某一代共主的称谓,担任姜部落的共主都称为炎帝。共主的更替并非都是子承父位的血缘传承,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受禅让的要凭“德才”和“势力”取得大家的公推,才得以接班。

    黄帝轩辕死后,帝尧亲密团结九族,黄帝部族开始和姜姓部族共同合作治理政事,有许多姜姓首领在共主身边辅政。尧按照氏族社会的传统选择继承人时,灌兜就向他推荐过姜姓部族的共工。灌兜说:共工在广泛聚集人才方面有功效,可以用。尧则认为共工善于言语,而用意邪辟,貌以恭敬却罪恶滔天。于是,选择了舜为接班人。

    吕氏的得姓之祖伯夷,传说是炎帝14世孙,(他与商末孤竹君长子伯夷并非一人,两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他和大禹是同一时代的人。帝舜时,舜命禹为司空、皋陶为狱长、契为司徒、夔为典乐官,龙为纳音官、垂为统领工匠的共工、益为掌管山泽的膚官、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

    泰山、华山、恒山、衡山被帝尧、舜视为支撑天地的四根柱子,秩宗主管对上天、山神祭拜的礼仪,于是掌管泰山、华山、恒山、衡山礼拜的四个司祭归伯夷管理,久之,四个司祭就被传说成伯夷部族后代。

    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

    吕,象形字,在古汉字中最早是当作脊梁骨之义使用的,两块脊骨写成两个囗字,用条竖连在一起组成了脊梁。“膂”即吕,伯夷是帝舜的心膂之臣,故封伯夷为吕。

    舜时,先封伯夷为吕氏,后在霍邑(今山西霍县附近)置吕国供伯夷亲族采食。吕国,彊域不过百里地,候爵国。

    伯夷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是吕国的第一代吕候。吕国的侯王都不在吕国当政,而是在朝中任职,国政由公族管理。在夏商时吕国都是诸候国。

    商时,吕国、申国就与周存在着姻亲关系。周之始祖后稷之母姜原,文王姬昌祖母太姜,都是姜姓女。周灭商时,吕国后裔吕尚作为周武王的尚父领军打败商纣王,因有功被封在齐。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姓氏还处在形成和分化过程中,人们仍旧使用原始部落姓氏,吕尚又叫姜尚就是例证。

    太公吕尚去世后,儿子丁公伋继位,伋公去世,儿子乙公得继位;乙公去世,儿子癸公继位;癸公去世,儿子哀公不辰继位。这其中有好几位齐公不在齐理政,而是在周天子身边服务,死后也葬在周京城附近。

    齐国的第11代国君齐厘公禄甫生有很多国色天香的女儿,史籍载有宣姜、文姜、哀姜、淑姜和齐姜等几个女儿。(嘿嘿,所以大家可以明白吕雉姐妹花为什么的貌美了吧!)

    宣姜生的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是古今国色。卫宣公得知宣姜有绝世之姿,心贪其色,找名匠筑高台盖华栋于淇河之上,起名新台。叫右公子泄使齐迎娶宣姜给太子伋作媳,然后自己纳之,立为正夫人。(太子伋是卫宣公与另一位齐公主夷姜所生)。

    宣姜和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子寿、子朔。卫宣公特别喜欢宣姜所生的大儿子子寿,卫宣公听信了宣姜和子朔对太子伋的谗毁,就想除掉太子伋。太子伋和子寿遭卫宣公暗派的强盗杀害。卫宣公死后,子朔即位,就是卫惠公,尊母亲宣姜为太后。卫惠公在位四年,被卫公室的人攻打,逃回齐国找舅舅齐襄公报仇。在齐襄公的武力支持下,他又重返卫国君位。

    此时,齐襄公还命令卫宣公的庶子昭伯(子朔的异母哥哥)侍奉妹妹宣姜,昭伯和宣姜又陆续生了三儿子,其中儿子燬若干年后又在齐国另一个舅舅齐桓公的支持下当上卫国君,即卫文公。

    卫宣姜先嫁父后又嫁子的婚姻,当古代并不稀奇,应属常见。

    鲁桓公的夫人文姜不仅长的天姿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鲁桓公视常礼加倍隆重迎娶文姜为媳。少年时文姜就和同父异母哥哥齐襄公举动轻薄,相互调戏。齐襄公时,鲁桓公携文姜来齐,齐襄公和妹妹文姜通奸,被发现后,齐襄公借宴饮派力士彭生拉杀了鲁桓公。鲁桓公死后,文姜无颜回鲁国,就在齐和鲁交界禚地行馆长住了下来,继续和襄公苟合。

    齐襄公和妹妹文姜通奸比起西方<圣经>故事中的亚伯拉罕就胆小逊色多了,神圣的亚伯拉罕不仅实践了齐襄公的壮举、还和同父异母妹妹结了婚。

    文姜所生儿子鲁庄公也娶了齐厘公另外两个女儿哀姜和淑姜(古代婚嫁有些乱,这叫外甥娶姨)。淑姜生有儿子鲁湣公。哀姜和鲁庄公的弟弟庆父通奸,哀姜和庆父谋杀了外甥鲁湣公,想立庆父为鲁国君。后来哀姜逃到邾国,被哥哥齐恒公召回杀死。齐厘公三个女儿文姜、哀姜、淑姜着实把鲁国好一通拆腾。

    晋献公娶的也是齐厘公的女儿齐姜,齐姜和其他姐妹不同,特贤惠,可惜死的早,她和晋献公生有女儿(秦穆公的夫人)、儿子太子申生。申生被晋献公杀死后,异母兄弟公子重耳害怕也遭杀害,四十三岁时开始逃亡,十二年后逃到齐国,齐桓公就把齐宗室的女儿嫁给重耳。这个吕氏女儿也长的特貌美,重耳贪美色,留齐五年,乐不思晋,沒有离去的意思。部下赵衰等人在桑树下谋划回晋,让重耳夺取晋国君位。吕女怕谋划被泄,就杀了偷听过谋划的待者,劝重耳回国,重耳不听,吕女说:“你是晋国的公子,穷困而来齐国,多位贤士把命运托在你身上。你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贤臣,反而留恋女色,我为你羞愧。”她就和赵衰等谋划,灌醉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齐国。重耳酒醒大怒,声称如大事不成就吃了舅舅咎犯的肉。咎犯说:我的肉又腥又臊,不好吃。重耳无奈只好离开齐国。数年后重耳回国当上了晋国君,就是晋文公。

    齐国的第11代国君齐厘公禄甫不仅生有很多国色天香的女儿,他的妹妹庄姜更是位绝代佳人。《诗经.卫风.硕人》就是赞美庄姜的:“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说庄姜双手像小草根儿一样柔软鲜嫩,肌肤如冻脂肪一般晶莹滑腻。脖子好像蝤蛴虫儿一样又白又长,牙齿像葫芦籽一样整齐好看。蝉一样宽的额头,蛾一样细的眉毛,笑起来两涡生彩,一双大眼睛顾盼有神,秋波流转。

    庄姜是绝美的女人,而且品行好,温柔善良。可惜美而无子。

    庄姜还有两个貌如天仙的姐姐,分别嫁给了邢候和谭公。齐国国君正是利用政治婚姻的手段,联姻他国诸候加强了自身的势力。齐厘公禄甫时,齐国的国力有所增加,到其子齐襄公八年时,齐国在鲁国的支持下征伐纪国,逼迫纪国迁徙它的都邑避难,其余姜姓宗主国才服贴了齐国。

    齐襄公沉湎女色,政事无道,后被公子纠杀死。公子纠又被仇敌杀死,齐国大臣立逃亡鲁国的公子小白为桓公。这年是公元前685年。

    齐桓公十四年,陈厉公的儿子陈完投奔齐国,改陈姓为田姓,齐桓公让他担任管理百公的工正,从此埋下田氏纂夺齐国的隐患。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和许多姬妾,有十多个儿子,曾有七个儿子逃难避于楚。三位夫人没有生育,六位和夫人地位相同的姬妾生育了无诡、元、昭、潘、商、雍六位公子,齐桓公患病时侯,几位公子各自拉帮结党争立为太子。等桓公去世,就互相攻击,致使宫中空虛,没人敢装殓桓公。桓公的尸体在床上停放了67天,尸体上的蛆虫爬到门外。至到公子无诡即位才举行了丧礼。

    公子无诡即位三个月,就被杀死。接下兄弟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争夺国君位大开杀戳。

    齐国16代国君庄公光是位唱情歌丢了性命的君王,大臣崔杼的妻子棠姜是莱国的公主,长的很美丽,庄公光和她通奸。有一天,庄公光借探视生病的崔杼机会去崔府,想找棠姜。棠姜和崔杼关上大门不出去,庄公光就倚着屋柱唱起情歌来,崔杼的党徒手持兵器一拥而上。庄公光爬上高台请求和解,众人不允许,他请求订立盟约,众人仍不允许,他请求到祖庙自杀,众人也不允许,他爬墙想逃,被射中大腿,反身摔了下来,被众人杀死。

    庄公光的弟弟景公杵臼在位58年喜好修建宫室,聚养犬马,生活奢侈,赋税繁重,刑法苛刻,显露出封建王国末几代国君都不思上进,荒淫无道,民心丧失殆尽的败象。

    齐简公壬时,田氏家族势力大增,田常任相国,田常采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的方法收买网笼人心。齐简公四年,田常的部下在徐州杀死齐简公,立齐简公的弟弟骜为齐平公,大臣田常专揽齐国大权,割占齐国安平以东至琅邪的土地作为田氏的封邑,其封邑超过齐国君的辖管地。为增加后代数量,田常挑选齐国几百个身高七尺以上的美女充入**为妃妾,让宾客、侍从随便入**与妃妾行房事,等田常去世时,妃妾仅儿子就生下七十多个。

    齐平公死后,儿子积即位为齐宣公,田庄子当齐宣公丞相。齐宣公在位51年卒,儿子康公贷即位。

    公元前391年(康公十四年),康公贷沉湎酒色,不治理国政,齐丞相田和还是奉行了“灭其族而存其祀”公德,把康公贷迁到东海,留一城(今烟台市芝罘区宫家岛)给康公贷作食邑,供奉祖先祭祀。

    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周王室册命田常的孙子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田和就不讲公德了,把康公贷所食的一城也收回。康公贷就住在芝罘岛(今烟台)山洞中,靠食野菜捕小鱼虾为生。按周礼“帝王可以敬奉七代祖先,诸候可以敬奉五代祖先、大夫可以敬奉三代祖先,士可以敬奉两代祖先,有一牛而耕和农工食力的庶人不允许设立宗庙祭祀祖先”,康公贷穷的连一头牛也没有,自然也就断绝了对祖先的祭祀。康公二十六年(前379年),康公贷去世,葬在芝罘岛老爷山上。

    从吕尚至康公贷之间的流世,因为有<史记>的纪录,流世是清楚无误的:1吕尚-2丁公伋(2公子骆)-3乙公得-4癸公慈母-5献公山(5哀公不辰、5胡公静)-6武公寿-7厉公无忌-8文公赤-9成公脱-10庄公购-11厘公禄甫-12桓公小白(12公子纠、12襄公诸儿)-13惠公元(13无诡、13孝公昭、13昭公潘、13懿公商人)-14倾公无野-15灵公-16景公杵臼(16庄公光)-17悼公阳生(17晏孺子荼)-17平公骜(18简公壬)-19宣公积-20康公贷。

    在齐国六百多年间,吕尚的后裔还分衍出许多姓氏。据唐朝封演所撰《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十九年,置先师太公庙。春秋二仲上戊日释奠,用张良配享,牲用太牢,轩悬之乐,八佾之舞。出师将发日,皆引辞。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吕氏、尚氏、齐氏、高氏、卢氏、柴氏、庆氏、国氏、纪氏、绍氏、礼氏、贺氏、指氏、掌氏、历氏、牵氏、晏氏、望氏、献氏、易氏、章氏、谢氏、丁氏、申氏、营氏、浦氏、莱氏、许氏、盖氏、雍门氏、东门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牙氏、子功氏、公旗氏、公牛氏、卢满氏、祭公氏、闾公氏、仲长氏、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

    春秋战国时期是姓氏分化形成的加速时期,在春秋战国上千年的进程中,人们逐步分化成上千种姓氏,它形成的时间并不是像现在汽油涨价某一天同一个时刻必须执行。人们可以今天起氏名,明天起氏名都行,过个十年八年起也行,而且,所起的氏名也很随意,爸是魏氏,儿子分家搬的地方有棵柳树,你起个柳作氏也行。孙子去的地方有个大池塘,可起个池作氏。还有的是国名,职务名,或职业名。杀猪宰羊的屠夫,就起个屠的氏,烧瓦罐的起个陶作氏,朝里当司徒的就起个司徒作氏。

    大约到了秦和西汉时期,姓下分氏,氏下再分氏的过程才停止了。姓和氏统称为姓氏,姓氏固定不再变化了,子女直接继承父姓作姓氏,采用先姓后名的称谓。

    吕姓是几千个姓氏中固定成形比较早的几个。大约在公元前391年后,齐宣公积和齐康公贷的一部分子孙流亡各地,就以远祖的封国吕作氏传承于今。

    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故吕素亦可称做吕仲素或吕仲姬,不过‘吕种树,种鸡’可就大大的不如吕素二字了。笑……